何清华教授团队揭示了香烟线索对短时戒断吸烟个体的反应抑制能力影响的神经机制
2020年2月19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何清华教授团队论文“Smoking cues impair monitoring but not stopping during response inhibition inabstinent male smokers”被《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杂志在线接收。论文运用任务态磁共振技术,探索了吸烟群体在短时戒断后(10-12小时),香烟线索对吸烟群体的反应抑制能力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发现香烟线索干扰的是短时戒断吸烟个体在反应抑制过程中的监测功能而非快速抑制功能。
戒烟之所以如此之难:一是戒断过程中患者对香烟相关突显线索有更强的反应,这会打破患者的内稳态,消磨意志,最终导致个体无法压制吸烟渴望而复吸;二是吸烟个体相对于正常人在抑制能力的损伤。因此,探明吸烟线索对戒断吸烟患者的反应抑制能力影响的神经机制,对成功干预和治疗吸烟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研究招募了26名正常健康的右利手的吸烟患者,患者烟龄均在两年以上,且日吸烟量大于10支。所有被试需要完成两次任务态磁共振测试,一次在香烟线索环境下,另一次在中性线索环境下。测试任务包括用于线索反应任务、停止信号任务。
图1线索反应任务(A)和停止信号任务(B)
研究发现:行为上,香烟线索并未显著影响短期戒断吸烟个体的渴求水平及反应抑制表现。但在脑活动水平上,香烟线索引起了患者在注意、动机、反应抑制等相关脑区的活动增强;同时,在停止信号任务中,香烟线索导致患者在ACC的活动减退以及pre-SMA的活动增强。随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显示这些脑区的活动可以显著预测患者的渴求水平与反应抑制表现。
图2 短时戒断吸烟个体在香烟线索任务及停止信号任务中的脑活动水平
图3 反应抑制相关脑区的脑活动水平显著预测反应抑制行为表现
结合行为及神经结果表明,香烟突显刺激可能会导致戒断吸烟个体的任务监测功能不足,继而导致其调动更多的反应抑制资源完成任务。这项研究对临床上吸烟干预及治疗具有潜在的实际意义。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硕士毕业生赵海潮(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何清华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支持计划,中科院心理学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及高端海外专家引进项目的资助。
更多何清华教授科研成果请参阅课题组网站:http://www.he-la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