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部团队在《NeuroImage》发文揭示性别调节特质趋近动机与风险决策关系的行为和神经基础

决策是个体评估已有选项的可能性和可取性,以此为依据最终做出选择的过程。趋近和回避是动机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反映着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类趋利避害、适应环境的核心机能。Gray的强化敏感性理论(Reinforcement Sensitivity Theory, RST)进一步提出有机体拥有两个动机系统:行为激活系统 (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 BAS) 和行为抑制系统 (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 BIS)。行为激活系统又称趋近动机系统,负责调节获得奖励、实现目标的趋近行为,临床上常与成瘾和躁狂症相关(Johnson et al., 2012)。趋近动机不仅表现为机体的暂时状态,也可以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Elliot & Thrash, 2002),反映个体对奖励刺激的敏感程度或接近倾向。以往研究表明,高特质趋近动机的个体往往有着较高的奖励敏感性并表现出更多趋近奖励的风险行为(Kim-Spoon et al., 2016; Li et al., 2019)。然而,现有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较大不一致性,大多数研究未能揭示与之相关的神经基础并考虑性别差异的影响(De Ridder et al., 2014; Franken & Muris, 2005; Wu et al., 2013)。因此,从行为及神经基础两方面深入探究特质趋近动机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并讨论性别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近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何清华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神经影像学期刊《NeuroImage》上发表了题为“Sex Modul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t Approach Motivation and Decision-making”的学术论文。研究结合爱荷华赌博范式(Iowa Gambling Task, IGT)探讨了特质趋近动机与个体风险决策之间的关系以及性别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特质趋近动机影响个体在风险情境下的决策,高特质趋近动机个体在IGT风险决策阶段选择更多导致长期损失的“坏牌”;性别在其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相较于特质趋近动机较低的男性,高特质趋近动机男性在IGT中表现较差,而女性中则没有表现出这种差异。神经影像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左侧腹外侧前额叶皮层和左侧枕叶上回之间的静息态功能连接与其在IGT中的行为表现相关(图1)。

图1 左侧腹外侧前额叶皮层-左侧枕上回功能连接强度与决策任务的相关结果

左侧腹外侧前额叶皮层和左侧枕上回之间的功能连接介导了男性特质趋近动机与决策表现之间的关系,尤其在IGT风险决策阶段(图2)。本研究有利于帮助个人和群体更好的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决策行为,在决策过程中更加理性的思考。同时,对日后基于动机水平对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和干预提供了与性别相关的个性化视角。

图2 中介模型结果

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硕士研究生李晓毅,通讯作者为何清华教授,合作者包括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Ofir Turel 教授(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项目资助专家)。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906),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SWUPilotPlan006),高端外国专家引进项目(G2022168001L)和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开放课题基金(CNLZD2102)的资助。

文章信息

Li, X., Turel, O., & He, Q.* (2024). Sex modul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t approach motiv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NeuroImage, 291, 120598. https://doi.org/10.1016/j.neuroimage.2024.120598